是情?是缘?

作品:《姜赞容她受苦又受难(NPH)

    其余二人听见了计怀柔的回答又讶异,又有所思。

    洛水淮他想,居然还有人威胁天道,原来可以这样做。

    而朝日晞关注的重点则是,计怀柔说她是他的妻,而她也是月拂弓的妻,她有两位丈夫?

    一妻多夫,这是南宵才有的风俗,她和半轮秋.....

    可在北地的那时,他分明看到的是姜赞容并不和他熟悉,并非像爱侣。

    天道听见了他的回答,再次嗡鸣一声,声音圆厚有力,竟将血泊震起翻天巨浪,想要将那些白骨全部冲刷掉令计怀柔落入血泊。

    计怀柔丝毫不惧,依旧稳稳的站在白骨之上,好似胜券在握。

    你敢杀她,我必定要拉下千万人来给她陪葬,不死不休。

    他的决心被天道给感知到,那些声音冲击出来的血沫,开始翻不起什么浪来。

    天道退一步,他知道计怀柔在她身上做了什么,保住了她不死。这也是他能够表示出来的退步,但退步不代表,会让她活。

    祂转向汇聚之地的第二个问道人,那片黑水的主人。

    不再是清朗的嗡鸣,而是一声古朴的长音,声音如啸,声调奇怪。

    同样的问题:【汝为谁】

    “洛水淮。”

    他的脚下出现了他的名字,问道者为洛水淮。

    也是传她血脉之人:天魔真王。

    计怀柔看他,一切事情的起源,竟是如此的弱小。

    就如同那滚滚大河的源头,也是由一脉小小的水流而产生。

    不过,按照他的修为,他原本不应该被带入到此,所以,如果他是他的话,自然可以对天道的问道,钻空子。

    希望他聪明,亦或者是,诚实。

    朝日晞看见他并未多少惊讶,天魔真王,已经在抓回来的路上,只要他被抓入了上天都,那么她........

    他的视线转移到姜赞容的身上。

    神思被打断,是天道在继续发问:【汝为何道】

    声音震耳欲聋。

    洛水淮不知,所以他反问天道:“我为何道?”

    他的修为并未到达秘阶,修行路上也是在一路逃亡,根本没有什么悟道的时间,以及如何悟道。

    所以他的回答不算回答,也不算错误。

    天道无法对其有任何惩罚措施。

    也卡不了他迈入秘阶,因为他本来就没有到秘阶。

    接下来天道所发问的【心归何处】【何以心证道】洛水淮也没有答出个所以然来,但天道就是对其毫无办法。

    古朴的长音不断的回荡在坐忘境内,像是无奈,又怒其不争。

    然后天道认命般的问了他最后一道。

    【她为汝何】

    一丝黑丝凭空从空中出现,然后将洛水淮和姜赞容两人相连。

    洛水淮想了想,没相出个所以然来,但他也依旧老老实实的答了:“好人。”

    如此简洁。

    天道也没有任何反应,古朴的长鸣鸣金收兵,就像是已经接受了这样子的一个平淡的答案。

    而洛水淮的结束,就是朝日晞的开始。

    是晨钟的声音,浑厚,悦耳,如日腾空,长鸣不歇。

    他是天道最后要问道的人,是汇集处的水液占比最多之人,也是在场修为最为高深之人。

    白海开始荡漾,波澜起伏间,几块白金色的方砖自水中升起,垒为阶梯。朝日晞站在最顶端上的方砖上,几道金色的日轨开始围绕他周而不息的旋转。

    一模一样的问题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等待朝日晞回答后,那层白海的波澜开始休憩,露出了薄薄的浅底,朝日晞三个字赫然在上,代表着问道者为他。

    于他而言,问道并不陌生。上天都日月轮值,每当不当值,日与月座皆需入问心殿,明悟本心,静其神气,摒弃杂念,方可坐守其职。

    原本的他此时此刻也正应该待在问心殿内问道,但受月座所托,为了确保天魔王血的万无一失,他还是答应了外出雪界抓捕。

    也甚是庆幸,现在当值的是月座。

    【汝为何道】

    天道垂问。

    朝日晞说出了自己的道,也是他一直修习的道:“吾道为大日之道——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万类滋生皆承辉,化甘霖润众生,其道至公:照彻大千清似水,也曾照彻微尘。其道至简:不择而照,不执而明。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此道为我道。”

    他是上天都所选之朝君,天赋大日净骨,道法自然得天独厚。他对他的道的理解,恰恰也是符合太阳的至真至理。

    世人他皆爱,又不独爱,众爱于他,他却不为所动。

    他端坐于上天都,温暖怀泽于每一人,不偏不倚,公正无私,恪守本心,亦照月座,也照蝼蚁。

    对于天道的第二问,【心归何处】,朝日晞也有自己的答案:“光入六合之间,无念即无住,无住即无量。内观其心,心无其心。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日月照而四时行。此心如日轮处空,似明镜悬堂,吾心即光,光即大空,不落方所,不染尘埃。”

    他心即光,光洒遍地,光落万物,所以他的心,不在这里,而在万处,是光,就是他的心归处。

    太过公正,就是太过无情。

    朝日晞的日轮曾照耀雪地万千生物,同样的,也一同照耀着上天都的那些弟子。

    光泽万物,一分不多一分不少,光之无物,抓不住,留不下,亦是最为纯洁之物。

    天道第三问【道心相证】

    往日无数次可以得证的道心在此刻却是有了犹疑。

    光能照耀众人,亦能灼烧万物。

    他对天魔的态度有了转变,而转变,关乎于她。

    她之苦,在他源。

    除其苦,变其源。

    “心与道,如露映日…何须证?”

    但朝日晞沉默了半晌,又给出了一个答案,是前所未有:“证道者当如大日:煌煌如天火,昭昭破重玄,破暗、恒常、平等之仁三德圆融处,无情照里有大慈。大日无形,大日无情,长养万物,天地悉皆归乾坤,以光明破诸暗,以无私证至公,无住而生其光,无染而现诸相,此道,待证。”

    他的道,原如天光垂照——无偏无私,无爱无憎。故心即是道,无需多证。

    现在却有了变化,多了杀意。

    并非不曾染血,只是从前是天理昭彰,是顺势而为,而进却是光未至暗处,先起杀心。

    前者为顺势,后者为动势。

    就如同那白海,在什么都还未做的时候,没有保持着扩容万物,而是率先开始了灼烧。

    所以,他的道,待证。

    天道对于他的回答,未说可,也未说不可。

    只是晨钟的声音又在响起,也有可能在表达着,天道要看他证道。

    直至最后一问。

    【她为汝何】

    缕缕金丝自朝日晞周身流淌而下,遁入白海中,找寻到了那位躺在水中的女人,轻柔缠绕上她的手腕。

    她于你,究竟是何存在?

    是何存在?

    ----“光爱万物,是光之所照所爱之人。”

    模棱两可。是答,也似非答。

    咚——

    晨钟一声沉过一声,震得他身形摇晃,几乎站立不稳。

    他咬牙抗下。

    旋绕在他身周的日轨倏地激荡开来,显然是不允许天道的晨钟一直敲鸣,最终,晨钟之声渐弱,终至消弭无形。

    天道也奈何不了他。

    三人,对于她的回复,竟各不相同。

    一者敢说,二者说,三者不说。

    清朗的嗡鸣,古朴的长音,晨钟的咚震汇聚在一起,所有的人都已经问完,象征着问道的结束。

    霎时间,四人的意识如潮水般退回各自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