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作品:《怪物美甲店经营指南

    他们不是整天犯蠢动不动就哭鼻子的小豆丁了,少年们穿着白t校服,拎着颜料盒,眼瞳黑亮而又清澈,仿佛眉梢眼角都漏出意气风发的光彩。

    还有不少剩余的透明内袋,宁知夏把这几年的新照片放进去,因为大学的距离,曲半青的身影渐渐减少,最后连宁知夏自己的照片也少了,只有新的风物铺满一页又一页,就像单纯的记录生活。

    “你还有照片吗?”宁知夏捏着一叠空余的内袋翻翻,“都一起放进去呗!”

    “没。我大学时没啥照片。”曲半青一愣,随意地摆摆手。

    “谁让你不和我读一所大学,说起来我还想问你当时为什么——欸?这什么?”

    宁知夏嘴里说着话,忽然眼尖地瞧见曲半青袖口处漏出的半截纱布。

    “小事。”曲半青卷起衣袖给他看了眼,又慢悠悠地整理衣褶,“昨天炸猪油不小心被烫了下。”

    宁知夏点点头,又想去扒拉:“你涂药了吗?需要内服消炎药不,你小时候就不吃药,烫伤可大可小呢。”

    “涂过药了,真是小事,都不会留疤。”曲半青把他手拍开。

    “你又知道不会留疤了……”

    宁知夏嘟囔着还想再看,手机屏幕忽然亮起来,是宁父打来的电话,他偏头捞起手机接听。

    近来正值清明,宁父今年还在国外忙生意赶不回来,交代记得避开清明当日,挑个日子回老家给老人扫墓。

    “我记得的。”宁知夏看了眼日历,明天就正合适,于是挂了电话就要上楼去收拾东西。

    曲半青扬声让这家伙上楼梯慢点,下一秒就听见他撞到脚趾的吃痛声——

    “哎呦哎呦!”

    曲半青摇头叹气,目光落向相册,穿狗狗卫衣的小孩咧嘴笑得无比灿烂,全然不顾一口牙豁子有多滑稽。

    他低着头小声嘀咕——

    “笨蛋长大了也还是笨蛋。”

    隔日清晨天光透亮,仍有似雾非雾的牛毛雨乱飘,宁知夏把车开来19号院前停下,将准备的纸钱花束都放进尾箱。

    老家在余城边缘的古镇,那地方山路十八弯也没有高铁站,去一趟恐怕得四小时。

    以往曲半青说不准会同他一起去,不过今天要上门的客人有好几位,曲半青笑了笑:“没办法走不开,你回镇上时顺道去孟奶奶家买份叶儿粑回来吧。”

    “好啊,我可想吃了。”那家老店生意好,可能会多排会儿队,不过那是他们小时候经常去买。

    宁知夏乖乖地点头答应,把背包丢进副驾打算上车。

    “等一下。”曲半青忽然叫住他。

    宁知夏扭过头看去,身旁的好友今天穿了新买的家居服,眉眼如往常般温柔含笑,他从小就精致,就算不出门,每天都会打扮一番。

    “怎么啦?”宁知夏问。

    曲半青有点纠结地抓耳挠腮,最后按住他脑袋摸摸,转身去屋里。

    他很快拿着个纸袋出来,絮絮叨叨道,“给你准备了三明治便当,路上记得在服务区吃,乱七糟八的凉面米粉别碰,也别连续开车。”

    宁知夏有些怔忡,熟悉的念叨让他情不自禁地嘿嘿笑起来,欢快答应:“知道了,晚上再见!”

    “嗯。”

    如同从前每次放学回家在路口分开那样,曲半青无数次地微微笑着说,“再见,知夏。”

    然后他们又会在第二天相同的地方碰见。

    灰色电车慢慢驶过熟悉的小屋,宁知夏摸着方向盘,鬼使神差地偏头看了眼右视镜。

    就像大学报道在高铁站分别那年,镜片里那道小小的身影还在不停挥手,渐渐,渐渐,消失在转角的视野里……

    老家的古镇没有开发旅游景点,依旧是儿时记忆中的模样。

    当然,崎岖的山路也是。

    爷爷安眠的陵园需要再翻两座山,宁知夏开到时,胃里直冒酸水,坐路边缓了许久才抱着纸箱往园区里面去。

    远处青山玉带薄雾弥漫,苍绿松柏挂着透明雨丝,上百座墓碑在风水极佳的福地安宁耸立。

    宁知夏找到了爷爷奶奶合葬的墓碑,俯身哼哧哼哧擦拭碑石。

    铁盆里的纸钱燃起橙红火光,映照在青年紧闭的眉眼。他跪下身磕了三次头,忽而笑起来,喋喋不休地说起最近的事。

    比如19号原来是神奇的位面连接点啦,曲半青又回余城啦,认识了几个非人朋友啦,管理局新上任的小奥局长很爱甜食啦……

    他一口气给二位老人说完,铁盆里的纸钱也随之变为灰烬。

    “还有那件事…您不必挂念。”宁知夏把花束放在墓碑旁,垂眼对灰白照片中的老人笑笑,“我这辈子绝对活得比谁都精彩,这就足够了。”

    他给左右邻里的墓碑插了点香烛,又陪在墓碑旁看了一会儿远处山水,看着时间差不多了,才端着铁盆缓缓离开。

    山中的天气说变就变,回程路上天边积满厚重的云,前窗雨刷不停摇摆,很快又布满水痕。

    雨天山路难行,宁知夏不敢再开下去,恰巧半山腰有不少农户的自建房,便从小路拐进去,拿着雨伞匆忙下车。

    “男娃娃是来上坟的哦?雨大得很,里面躲点。”屋主老太太见他被雨淋得像只落水小狗,操着一口乡音在屋檐下招呼。

    “嗯嗯。”宁知夏一边道谢一边收了伞缩过去。

    清明落雨纷纷,周边长满青苔的石板台阶被屋檐雨滴冲得湿滑光亮,反射着窗口不算亮堂的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