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级厨神在年代文里暴富 第112节

作品:《满级厨神在年代文里暴富

    李文斌听到一半,忽然想到一件事。

    “耿厂长,您的意思是不是,如果苏棠愿意来厂里开个分店,她就算是咱们厂里的工人了,能跟我们一样享受工人的待遇吗?”

    “你指的是……?”耿厂长皱了皱眉头,“是福利待遇,还是厂里要给她发工资啊?”

    “不不,我不是说工资。”李文斌不好意思地笑了,“就是想问问,能解决她的户口问题吗?”

    以他对苏棠的了解,宝祥居一天的收入都够他们好几个月工资了,苏棠肯定不会在意酱油厂发的工资的。

    再说,她来酱油厂开分店,卖的是吃的,本来就能挣钱,如果再让酱油厂给她发工资,那实在是名不正言不顺。

    苏棠现在最需要的,是城市户口。

    听到他这个要求,耿厂长眉头一松,笑了起来。

    “户口的事情不算大事,如果她愿意的话,我们可以好好谈一下。”

    李文斌顿时喜上眉梢:“那我回去问问家里人。”

    第059章 锅包肉外酥内软,鲜香四……

    说完这事,耿厂长让李文斌回车间干活去了。

    见李文斌走了,庞科长便笑着说道:“还是厂长有办法,直接把宝祥居弄到咱们酱油厂里,关书记要是知道这件事,一定会觉得我们酱油厂是真正关心工人,为职工们谋福利啊。”

    耿厂长笑着摆摆手:“不要想那么远的事情,咱们身为领导,当然要关心工人的生活,大家都爱吃宝祥居,那就让宝祥居在我们酱油厂这里开个分店嘛,主要是为了方便大家,免得工人们还要去那么远的地方下馆子。”

    连关书记都爱吃宝祥居的菜,把宝祥居分店搬到酱油厂里,肯定会获得工人们的一致好评。

    当然,以后关书记这样的大领导再来酱油厂视察,看到从外面引进的小饭馆,小卖部之类的,肯定也会觉得酱油厂的领导们是干实事,为工人着想的,这对他们来说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李文斌想着有可能解决苏棠的户口,便把这事儿放在了心上,一下班就去宝祥居找苏棠了。

    苏棠听了李文斌的话,略一琢磨,便答应了。

    酱油厂那边说是开个分店,并不是让她把宝祥居搬过去,这对她来说,相当于多了一个赚钱的渠道,自然是好事。

    当然,能解决户口也是吸引她的条件之一,虽然她不着急,可是户口一天不解决,家里人一天就不会放弃帮她相亲。

    再说,有厂子出面,哪怕是苏家也不能再扣着她的户口不放了吧。

    苏棠虽然答应了,但是也提出了几个要求。

    她准备派两三个人过去,只做烤鸭,酱肉和大锅菜,至于小炒,那要等后期看情况再决定要不要上。

    对于厂区工人来说,这三样就已经足够了,店里的几个帮厨差不多都是熟手,派过去就能做,不用她多费心。

    其他的要求就是,第一要解决户口,不过她只需要挂靠一个工作关系,不需要厂子给她发工资;第二要在厂区里面提供一个小房子,当做分店的店铺,她可以付房租;第三,虽然她的工作关系隶属于酱油厂,但是分店的盈利直接归宝祥居,不经过厂里的财务。

    苏棠提出这几个要求,也是担心后面店铺盈利,会有人眼红。

    李文斌觉得苏棠的要求很合理,不过他还是要去跟耿厂长他们回话,才能给苏棠答复。

    第二天李文斌下班又来了,说耿厂长答应这三个条件,还主动提出不收房租,但是要挂上宝祥居分店的招牌。

    听说厂里答应了,苏棠找了个时间,亲自去了一趟酱油厂,跟耿厂长签了工作合同,以及在酱油厂开饭馆的合约。

    耿厂长十分高兴,不用他们厂里出钱,只是解决了苏棠的户口,就能引进一个工人们都喜欢的饭馆,他觉得真是太划算了。

    而且饭馆的人事和账务都不用厂里管,多省心。

    等到宝祥居分店在厂里开起来,工人们听说是耿厂长知道他们爱吃宝祥居的菜,特意出面把宝祥居分店搬到了酱油厂,肯定会对他这个厂长交口称赞,更加爱戴。

    耿厂长越想越是高兴,等苏棠一走,就叫庞科长过来,让他赶紧找个闲置的屋子,给宝祥居分店用。

    庞科长听说这事儿成了,也是又惊又喜,他脑筋一转,便提出把厂门口小卖部旁边的屋子腾出来给宝祥居。

    厂门口那里人流量最大,下班的时候大家都从那里走,买东西最方便。

    更重要的是,厂门口那里临街,哪怕不是酱油厂的人,路过酱油厂门口也能看到宝祥居的招牌。

    耿厂长一听就明白了他的用意,大手一挥,让他马上去办这件事。

    第二天,庞科长带了几个后勤部的人,一起去清理那个闲置的屋子。

    他特意选了一个临近下班的时间,等到厂里工人们下班的时候,就能看到他带人在热火朝天地干活。

    小卖部旁边那个屋子以前是用炉子烧水的水房,后来厂里有了锅炉水房,这里就没人用了,已经空置许久了。

    现在工人们看到这个房间被重新打开,都好奇地看了过来。

    有人便喊庞科长,问他这是要干什么。

    庞科长擦了把汗,大声说道:“这屋子要收拾出来,回头开个饭馆。”

    “开饭馆!?”

    这可是工人们万万没想到的,听了这事儿,更多的人围拢了过来。

    “庞科长,这要开饭馆?卖什么吃的啊?”

    “饭馆什么时候开张啊?”

    “咱们厂子不是有食堂吗,怎么还要开饭馆了?”

    庞科长见人聚得越来越多,便说出了答案。

    “咱们耿厂长知道厂子里的人爱吃宝祥居,可是宝祥居太远了,大家去着不方便,所以就跟宝祥居的老板商量了,在咱们厂门口开个宝祥居的分店。”

    这话一说完,围观的人群顿时激动起来。

    “我没听错吧,宝祥居要在咱们厂开分店!?”

    “这可太好了,以后吃宝祥居的菜就方便多了!”

    “是啊,我每次去宝祥居都得骑半天的车,有一次买个烤鸭想带回家,到家都凉了。”

    “以后就好了,咱们厂里都有宝祥居分店了!”

    大家围着庞科长,七嘴八舌地问着,分店什么时候开张,都卖些什么,价格是不是跟宝祥居一样,庞科长一一解答着。

    在人群之外,几个人推着自行车,听着那边的议论声,脸黑得都要滴出水来了。

    杨大宝气得使劲拍了一下车把,说道:“庞科长这是什么意思啊,咱们食堂开得好好的,厂里干吗还要把宝祥居搬来?”

    其他几个食堂的厨师也觉得这事儿不妥当,都看向潘强。

    “潘哥,耿厂长和庞科长跟你说过这事儿没有?”

    “对啊,他们要在厂里开个饭馆,好歹也得跟咱们食堂打个招呼吧?”

    “厂里是什么意思啊,觉得大家伙在咱们食堂吃不饱,还是吃不好啊?”

    工人们虽然都爱吃宝祥居的菜,可是在酱油厂上班,他们大多数还是只能吃食堂的。

    现在厂长和庞科长连说都不说一声,直接引进一个饭馆来,这不是打他们食堂的脸吗?

    有了宝祥居在厂里,去食堂吃饭的人肯定会减少。

    虽然他们拿得是固定工资,可是要是堂堂厂区大食堂还不如人家小饭馆生意好,他们这些厨师的脸往哪搁?

    潘强听着几个厨师的质问,眉头皱得死紧。

    半晌,他才开口说道:“这是厂里领导的决定,咱们能怎么办?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吧。”

    说完,他不再看庞科长那边,推着自行车头也不回地走了。

    杨大宝听着不太对劲,连忙追了上去。

    其他几人站在原地,面面相觑。

    潘强这话是什么意思,是准备置之不理吗?

    厂子里忽然多了个小饭馆,对他们食堂真的不会有影响吗?

    那边杨大宝骑着自行车,追上了潘强。

    “潘哥,这事儿你真不管啊?厂里这么干,这不是要抢咱们的饭碗吗?”

    潘强在前面骑着自行车,一声不吭。

    杨大宝抱怨了半天,他才忽然问道:“你吃过宝祥居的菜没有?”

    杨大宝一愣,马上表决心般的说道:“没有!绝对没有!”

    那次钟鸣婚宴,去吃过席的人都念念不忘,他们为了表示自己不稀罕,后来都没去过宝祥居。

    潘强骑车子的动作越来越慢,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能让厂长都这么特别关照,专门引进到咱们厂里开分店,这个宝祥居可不简单啊。”

    他不像杨大宝他们想得那么简单,厂区里多了一个小饭馆,食堂的厨师们大多数只是觉得厂里没把他们食堂当回事,又弄了个饭馆进来,这是要跟食堂对着干吗?

    潘强却想得更多一些,那个宝祥居的老板,不就是厂里一个普通工人的表妹嘛,她应该不是靠走后门进厂里开分店的。

    那厂长却让她在厂里开一家分店,是为了什么呢?真的只是为工人们谋福利吗?

    他亲眼见过大家是多么爱吃宝祥居的菜,虽然食堂饭菜不用花钱,可是如果宝祥居分店开起来,肯定会有很多工人愿意花钱是买宝祥居的菜。

    如果宝祥居做大了,生意越来越好,去食堂吃饭的人就会越来越少。

    现在外面都在搞什么竞争上岗,难道厂里打的也是这个主意?

    如果厂里工人一致表决,都喜欢吃宝祥居的菜,那他们食堂怎么办?

    潘强越想越是烦躁,他忽然停下车子,一只脚蹬着地面,仿佛想到了什么了不得的事。

    杨大宝跟在后面,差点儿撞在他车后。

    杨大宝赶紧停下车,看着潘强。

    “潘哥,怎么了?”

    潘强依然皱着眉头,说道:“这事儿不对劲,大宝,回头你跟我去一趟宝祥居,我得去尝尝,这宝祥居的菜是不是真的就那么好吃!?”

    看她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杨大宝反而摸不着头脑了。

    “这……有必要吗?不就是厂里开个小饭馆……”

    厂里上千号的人呢,总不能大家都不吃便宜的食堂,跑去花高价吃宝祥居吧?

    “你懂个屁!”潘强没好气地骂了一句,“让你去就去,你要是不去,我自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