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与将军解战袍 第116节

作品:《朕与将军解战袍

    至于归亭对他说的那番话,殷祝压根儿半个字都不信。

    他这次随驾的人里本就鱼龙混杂,归亭倒好,明知道这些,一个太医,却听风就是雨,还敢当他的面说他干爹的坏话。

    要不是看在这小子一向耿直没心眼的份上,殷祝肯定要翻脸。

    虽然没翻脸,但他也当场劈头盖脸把人骂了一通,直接轰出去,叫归亭老老实实煎药去了。

    宗策松开嘴巴,干燥的唇磨蹭着殷祝微凉的肌肤,轻轻嗯了一声。

    “要吃药。”他用的是陈述的语气。

    “吃药?那肯定得吃,”殷祝也很肯定地回答,“不吃药怎么行,身体怎么能好呢。”

    宗策点点头,表情还有点儿严肃。

    见他干爹没有忌医讳疾,殷祝松了一口气——配合就好,不管能不能治好,总比没有希望强。

    既然达成了一致,他也就不再纠结这件事了。

    烛光照亮了帐中的方寸天地,殷祝看着自己与干爹在地面上交叠的倒影,忽然觉得,若是能这样过一辈子,那就好了。

    宋千帆告诉他的那些事,殷祝犹豫了一路,但还是决定宗略的想法,暂时不告诉他干爹。

    无论他是抱着不切实际的期望,认为卢及终有一天还是能回到大夏,还是单纯因为愧疚和自责决定独自承担真相,殷祝都尊重他的选择。

    他现在身处的地方,就是神机营的中心,而他干爹能带领着这支军队一路深入到北屹领土,宗略自然功不可没。

    宗父留下的那六张图纸,他已经在现实中复刻了五张。虽然九星连珠械暂时还没能搬上前线战场,神火飞鸦也尚且需要一段时间的研制,其他四台神机,都在战争中发挥了堪称决定性的作用。

    今日下午送走归亭后,殷祝就叫来宗策的副官,让他报了一遍目前军中的神机储备数量,并告诉对方,这次他御驾亲征,带来的不仅有几万援军,还有上百台神机。

    这些火炮若是装备给神机营,足以在短时间内彻底扭转战局。

    殷祝也把这件事告诉了他干爹。

    但和当时狂喜的副官不同,宗策显然要更加沉稳,考虑得也更加全面一些,“治从占据地势之利,我大夏有神机之利,两项抵消,还说不好谁胜谁负。”

    “你觉得他什么时候会主动出击?”

    “他不会,”宗策摇头,“治从当初就是用诱敌深入的办法,拿下了峦安关,此人生性谨慎,定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顿了顿,他补充道:“不过,他一定会想出别的法子来针对我们。”

    “那,格西不会命令他出征吗?”

    “如果北屹皇帝一直不醒,格西就绝不会下这种命令。”

    “治从向他投诚了?”殷祝十分诧异,“我还以为这位是个硬骨头,一直终于克勤一派,现在看来,果然是活人比死人重要。”

    “他是个聪明人。”宗策说。

    提起这个,殷祝又想起了卢及。

    他交给宋千帆的任务圆满完成了,如果宗略所说皆为真,那卢及的确有策反的价值——虽然尚且搞不清楚他究竟是哪边的人,但殷祝想要尝试一下。

    不过,这个也不能告诉他干爹。

    “朕记得,你培养了一些北屹的探子,”殷祝问他,“现在还能联系上他们吗?”

    “能,陛下要做什么?”

    “现在还不能告诉你,把你们通讯的方法和加密手段告诉朕,说不定,将来还能给你一个惊喜。”

    殷祝说这番话时,神情十分坦然,因为他了解他干爹的性格。

    果然,宗策也没有继续追问,很爽快地交出了这些资料,只是叮嘱殷祝,务必要把这些机密交给能信得过的、知根知底的人。

    因为培养暗探是北屹的强项,反过来,他们也很能抓探子。

    大夏派出去的探子大多是有去无回,仅存的这些,培养起来是相当的不易。

    “放心,朕已经有一个人选了。”

    长期潜伏的间谍密探,挑选那些无父无母的孤儿是最好的选择,职业最好也是能接触到达官贵人的,方便探听消息,传递情报。

    “你觉得,青琅怎么样?”

    殷祝随口问道。

    宗策沉默了一会儿。

    虽然知道殷祝对自己的情意,但想到这一路上青琅时常与他共乘一车,替他近距离地上妆,自己不在时,殷祝还会招他来唱曲听戏……好了打住,他对自己说,这都是正常的。

    再正常不过了。

    他垂眸道:“陛下舍得的话,自然是好的。”

    殷祝摸着下巴,露出疑惑之色:“哪里来的酸味?”

    宗策的大手掐住了他的腰,神色危险地把人按在了榻上,但殷祝可是半点也不心虚,笑嘻嘻地看着他,还用脚勾住了他干爹的大腿,架势不亚于火上浇油。

    感受到腿上的触感,宗策的眼眸逐渐幽深起来。

    他俯下身,单手撑在殷祝身侧,低声道:“策曾在一本古籍上看过,说前朝有种房中术,能叫男子前面不用,只靠后面便可获得极乐。”

    “策与陛下上次云雨时,就觉得陛下有这样的潜质,只可惜,没坚持到最后。”

    因为殷祝哭得实在厉害,他心软了。

    但见殷祝如此不知死活,他都快要按捺不住,居然还敢主动勾引,宗策着实有些忍无可忍。

    他注视着身下脸色逐渐惊恐的殷祝,将手指送进对方的嘴里,不紧不慢地搅动着,唇边勾起一抹温柔又残忍的弧度。

    “——不知,陛下可愿与臣一同试试?”

    试试……试试就逝世!

    殷祝打了个寒颤,立刻就要逃走,嘴里还嚷嚷着你一个三品大员国之重臣,天天都在看什么乱七八糟的玩意儿,朕要罚你一年俸禄,但被宗策一把抓住手腕,抵在了床头,近乎粗野地吻了上来。

    “唔……停……”

    这个吻带着前所未有的凶狠,殷祝觉得自己的喉咙都要被顶穿了,不得不扬起脖颈,拼命吞咽着,身体泛起窒息的潮红。

    他眼神朦胧地看着他干爹紧绷的面容,剑眉微蹙,额角覆着一层薄汗,就连脖颈上随着心跳跳动的粗大青筋,在这混乱的烛光中都显得如此性感而富有张力。

    但殷祝看着他干爹兀自忍耐的模样,忽然有点儿想哭。

    要不是自己连累了他干爹,他干爹堂堂男子汉大丈夫,哪儿用受这等委屈啊?

    感受到殷祝情绪的变化,宗策立刻停下动作,有些不知所措地抱着他,小心问道:“可是策弄疼陛下了?”

    “没有,朕只是觉得……”自己真该死啊。

    殷祝用力眨了眨眼睛,强撑着对他干爹露出一抹笑容:“没事的,咱们睡觉吧,这一路上车马劳顿,朕乏了。”

    他不想做。

    宗策仔细观察了殷祝的表情,得出了这个结论。

    虽然这是他想要的,但当殷祝真的委婉提出这个建议时,他却没来由感到了一阵失落,甚至有种……说得极端一点,宗策现在甚至有种,自己已经失宠的惶然。

    他强行把这种感觉压在心底,告诉自己,来日方长。

    只是,不能与心爱的人共赴巫山,终究还是遗憾的。

    尤其当他们已阔别许久未见。

    这一夜,两人躺在床上,各怀心思,都久久难以入睡。

    因此,在后半夜听到外面传来敌军袭营的号角声时,殷祝和宗策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

    他们动作飞快地起身披衣出帐,脑海中浮现出同一个念头——

    终于不用再等到天亮了!

    第81章

    不久前他干爹才断言,治从绝不会主动出击,如今援军刚到他就派人来袭营,这其中要是没有猫腻,打死殷祝也不相信。

    果然,不多时边有人来报,说袭营只是噱头,治从只是利用今晚的西南风,从关隘之上放飞了数十只装着火油的纸鸢,被岗哨误以为是敌袭,才吹响了号角。

    这些纸鸢,的确有可能落在粮草堆上,点燃粮草,给大夏军队造成一定的损失,但很快就会被人发现扑灭,根本算不上什么真正的袭击。

    这是战场上常用的把戏,宗策此前就用过几次,谁知很快就被北屹这帮人学去了,有学有样地还了回来。

    但不管怎么说,都只能算是虚惊一场。

    殷祝听完那人的禀报,心中紧绷的一根弦也松弛下来。

    然而他紧接着又想,万一治从尝到了甜头,每晚都来这么一出,那可如何是好?

    两人出门得急,殷祝连衣襟的扣子都没完全扣上,夜深露重,宗策担心他着凉,干脆就把自己的战袍解下披在了他身上。

    玉漏犹滴,风清月白。

    深蓝夜空下,殷祝抬头望了他干爹一眼。

    宗策的神情凝重肃穆,紧蹙的眉头带着几分思索的意味,大概是在考虑该怎么应对治从的疲军之策。

    但在注意到殷祝目光之时,他回过神来,很淡地笑了一下,安抚道:“陛下不必担心,先召集众臣吧,策自有对策。”

    “好。”

    听到这句话,殷祝的一颗心算是彻底落到了实处。

    只要他干爹说有办法,那就不存在解决不了的问题。

    “陛下!”

    手下几名将领急匆匆来到议会的大帐中。

    他们都注意到了殷祝身上披着的战袍,是谁的那自然不必说,但没人敢提此事,只是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述着情况。

    有的说要立刻回击,有的说不能轻举妄动,一些听到号角声的文臣们这会儿也陆陆续续地进了帐篷,这些家伙的嘴皮子那才叫一个厉害,各执一词加入论战,吵得面红耳赤。

    甚至还有人主张得先按照官职尊卑、高低位次排序,再领军引战,听得主座上的殷祝脑仁都疼。

    他刚想说你们别胡扯了,直接听他干爹就行,他不插手,就看到他干爹站在角落里,不动声色地冲他摇了摇头。

    殷祝猛然醒悟过来——他干爹一直不出声,正是因为顾及到他这个皇帝的颜面。

    若是什么事都交给宗策,他确实轻松不少,可手底下的人会怎么想?

    想明白了这一点,他立刻用力一拍扶手,冷着脸喝道:“吵吵什么?现在是吵架的时候吗!朕看你们这样子,怕是屹人还没打过来,就要先自己内讧了!”

    这话说得极重,原本吵成乌眼鸡的众人赶紧纷纷跪下,口呼“陛下息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