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作品:《穿成锦鲤小夫郎后,被夫君宠上天》 第169章 找人
王杜娟自从在镇上住了半年,再次回到村子时便自诩同村里人大不一样,本来就眼高于顶的性子越发厉害,看人几乎都没有个正眼的时候。
村里人也都不是软骨头,跟王杜娟说话一次两次爱搭不理,渐渐的也都歇了心思,谁愿意拿热脸贴人家的冷屁股,你看不上我我也瞧不惯你。
有时候村里妇人走路迎面和王杜娟打个照面也懒得搭理,撇撇嘴拉身边的妇人快步走过去,走远了还要说上两句不好听的。
现在到处都是收麦子的,留在村里的人本来就不多,少数的几个妇人凑在一起择着菜说小话,说的再高兴手里的动作也不能停。
地里的人不到晌午就要回来,忙碌了一上午累的厉害,回来总得吃上口热乎饭。
王杜娟在村里转了一圈难见人影,好不容易找到了三四个人扭着身子就朝人家走了过去。
这会子也不在乎人家对自己冷不冷淡,熟络的就同人家打招呼,好似往日里给别人脸色瞧的不是她。
“哎呦,他婶子,都在这儿呢。”
为首的妇人是村头磨面杨二郎的媳妇,村里人都喊她二嫂子。
二嫂子为人爽快,直言直语,跟别人打交道做事儿雷厉风行,最不爱拐弯抹角,她也是这几个人里头最不喜欢王杜娟的一个。
闻言抬头瞥了一眼王杜娟,表面功夫也懒得维持,招呼都不打,起身换了个离她远点儿的地方。
旁边另一个妇人香婶子是个人精,表面上跟谁都能说上两句,在村里显得人缘怪好的,她眼瞧着气氛骤然冷了下来,赶紧笑着打圆场:“杜鹃啊,成日里不见你出来,今儿怎么有空来跟我们说话。”
说实话这几个人都不是大嘴巴的性子,王杜娟若不是找不到人才不会过来跟他们说话,她这回态度可比以前热络多了,没成想刚开口还是被人落了脸,她差点维持不住这虚假的热情。
“呵呵,”王杜娟狠瞪了一眼二嫂子没让人瞧见,蹲下身子跟香婶子说话:“在家里待的浑身酸疼,我就说出来走走,活动活动筋骨。”
村里人哪有闲下来的命,王杜娟又不下地也不做饭,在家里闲着所有的活儿都扔给闺女,在床上一躺就是一天,浑身不酸痛才怪。
正在忙碌的妇人听见这话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在暗戳戳的炫耀呢,脸色都不太好,她们瞧不惯是一回事,有那条件谁不想成天歇着。
二嫂子装也不想装,把择好的菜揽入筐里,端着就走:“嫂子你们忙,我先回去做饭了,等会儿我家那口子就该到家了。”
“哎好。”
她走不走的无所谓,反正在这儿除了能给王杜娟添堵什么也做不了,走了正好,王杜娟手里拿起香婶子的韭菜,帮着理上头的泥土。
眼瞧着晌午就要到了,再耽搁下去等会儿人就该散了,那时候晌午头上乏累,谁都想歇歇,那会儿再叫人就不好叫了。
“二郎媳妇就是脾气大,我还想找她帮忙呢,走的这样快,话都还没说出口,嗐。”
香婶子笑道:“她人就那样,刀子嘴豆腐心,人是好的,有啥忙你说就是,她肯定没有不愿意的。”
王杜娟假装苦恼道:“这我知道,你也知道我家里人口多,面缸回来没几天就已经见了底,这新麦也打下来了,我想着怎么也得磨点儿新面好够晌午下碗汤面的不是?可我家能干的少,春晓那孩子半袋麦子都抬不动,我呢又腰疼腿疼的不断,想着能不能劳烦你几个帮我去把麦子抬到二郎的磨坊里,放心,我肯定不让你们白干,我给你们结工钱,每人五文钱,怎么样?”
村里人一文钱都是金贵的,抬一趟麦子就有五文钱对她们的诱惑可太大了,她们在家也没少干这样的苦力活,这在她们眼里都不算活儿。
不光香婶子心动,另外两个妇人也不例外,她们互相交换个眼神,其中一个嗓门大的婶子态度立刻软了下来:“杜鹃你说这就外道了,咱们都一个村里住着,什么钱不钱的,搬一趟麦子的事儿,不费劲,你着急我现在就能跟你去。”
香婶子也点点头道:“就是杜鹃,钱不钱的都是小事儿,帮个忙顺手的事儿。”
王杜娟面上装的和善,心里是一千一万个不愿意往外掏钱,还五文钱,她一文钱都不想掏,可以一想到杨春雪的叮嘱,忍着肉痛道:“应该的应该的,亲兄弟还明算账呢,走,咱们现在就去搬麦子,我回家拿钱去。”
有钱赚择菜还算什么大事儿,香婶子站起身同王杜娟说说笑笑的一起往家走,另外两个婶子把烂菜叶扔到旁边的草丛里,乐呵呵的跟在后头。
杨冬湖脚受了伤走得慢,到杨安锦家的时候累的出了一身的汗,幸好张兰珍家里不怎么种地,否则到了地方家里没人杨冬湖也实在没力气再走了。
“婶子。”
“哎呦,冬湖?你怎么回来了?啊,你这脚怎么回事儿。”
张兰珍放下手里的活儿过来扶他,他脚腕处已经肿起了好大一块儿:“来来来,先坐下,哎呦,你瞧瞧,这怎么回事儿?”
“没事儿,我走路不小心崴了一下,还行,不怎么疼了。”
张兰珍啧啧两声,数落两句他走路不小心:“安锦,把家里的红花油拿过来。”
“哎。”杨安锦拿了东西出来,也被杨冬湖肿起的脚腕吓了一大跳:“你这是咋了。”
杨冬湖简单的说了经过,省略了杨家人阴险的算计。
张兰珍把红花油在掌心搓热了轻轻揉在杨冬湖的脚腕处。
“他们今儿倒肯让你去瞧奶奶,没拦着你?”
“嗯。”
张兰珍哼笑一声:“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他们肯退步不定憋什么坏屁呢,你也放心自己一个人去?”
杨冬湖笑道:“青天白日的,应当不会出啥事儿。”
“这可难说。”张兰珍撇撇嘴:“你自己走路也得当心才是,现在天这么热,受了伤难养着呢。”
“哎,好,我知道了。”
他在张兰珍家里歇了好大一会儿,忽然听见外头传来一阵骚动,出门就看见几个人忙着往杨家跑去,有的人手里的农具都没来得及放下,边跑边嘴里还喊着:“闹起来了,闹起来了。”
“婶子,我想去看看。”
张兰珍担忧的朝外看了一眼:“朝杨家去的,你还是别掺和了。”
杨冬湖摇摇头:“奶奶还在那儿呢。”
张兰珍无法,只得冲杨安锦道:“你在家看着,我陪冬湖去。”
“好。”
第170章 不是杨冬湖?
杨家大门紧闭,王杜娟心里半分疑惑也没有,满心里全是等会儿杨冬湖身败名裂的畅意。
她开门前隔着门缝仔细听,隐约有不堪入耳的声音传来,不过声音很小,不仔细听根本就听不见,香婶子他们几人絮絮叨叨的没留心,可王杜娟就是奔着这声音来的,自然敏感。
事成她心下大喜,乐呵呵的一边开门一边嘴上还有心情跟香婶子絮叨今年的麦子收成不错。
门一打开的瞬间,那阵声音就越发的清晰,几人原本闹哄哄说着话还听不清楚,越朝院里走声音就越大。
香婶子显然也听见了,院里站的都是成了亲的妇人,哪能不知道这是什么动静,面上有些尴尬,打断了王杜娟的话:“杜鹃,你家里还有别人啊?这青天白日的真是……”
另外两个婶子羞得脸色通红,转过身就要走。
王杜娟心里乐的都要开花了,面上却装成气愤不已的模样:“好啊,这小贱蹄子,我让他来瞧奶奶的,竟然敢背着人干这样见不得人的事儿,我今儿非打死他不可。”
说着她开始四处找棍子,好像真的是被这里头的人气昏了头。
香婶子拉住她:“杜鹃,你说什么呢?什么瞧奶奶,这里头是谁啊?”
另外两个婶子说是羞得厉害要走,却只是走到门口还伸着头往里看。
村里人大多都淳朴,就算是干这事儿也不是白日里就弄,且听王杜娟的话这里头的事儿才不简单,这样的热闹可难得呢,她俩才不舍得走。
“他婶子你不知道,我家那断了亲的小哥儿今儿过来瞧他奶奶,我看老太太实在想念人想念的紧,这才让人进了屋里,没想到我就一会儿不在,他就能干出来这事儿,我真是,你别拦我,这丢人的东西一天也留不得了。”
香婶子被王杜娟说的一愣,看她真的找了个长棍子赶紧把人拦住:“这里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那里头真是冬湖吗?那另一个男的是谁?莫不是你儿子……”
这里头的人说是杨冬湖香婶子是不信的,杨家的汉子除了杨大力就是杨耀光,他们都是有血脉的亲人,谁能干出来这样足以沉塘的烂事,说是杨耀光带了姑娘回来还有些可信。
“我呸,”王杜娟回过身恶狠狠的盯着她:“别给我儿子身上泼脏水,我儿子清白着呢,现在他在李公子手底下做事儿,很是得脸,用得着干这下三滥的事儿?除了那小贱人没别人,昨儿李公子歇在了我家,怕不是那不要脸的小哥儿想踹了他家那糙汉子想攀高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