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弱万人迷艰难端水中 第79节

作品:《病弱万人迷艰难端水中

    “钟离国与中原毗邻,时常通商,王室皆以效仿中原贵族为尊,故而大多都会中原话。”

    “嗯。”

    帝王似乎只是随口一提, 转而便道,“过来,替朕磨墨。”

    贺拂耽依言走过去。

    他在案边一侧驻足。这里突兀地放了一块莞席,他猜到或许是给自己的,但不敢坐上去。

    案上还有一整套笔墨纸砚,与周遭一堆明黄奏折旁格格不入。

    贺拂耽眼观鼻鼻观心,专心致志地磨墨。

    突然听见身旁人开口:“会写中原的字吗?”

    “会。”

    “那便坐下写吧。”

    “……是。”

    落座后提笔,蘸了刚磨的墨,刚落笔就察觉出异常。他爱隶书,七紫三羊的笔毫,是他从前习字时最惯用的配置。

    是巧合吗?

    师尊连他都不记得了,怎么还会记得他爱用什么笔?

    掩下心中疑虑后,贺拂耽随意选了一段佛经默写。

    刚写几个字,门外就传来恼怒的咒骂声。

    很快有板子落在皮肉上的啪啪声响起,骂声变作求饶声:

    “父皇!父皇饶命!儿臣知错了,儿臣再也不敢了!”

    贺拂耽听着外面的鬼哭狼嚎,手里的佛经再也写不下去,小心地问:

    “父皇为什么责打他呢?”

    帝王低头批着奏折,轻描淡写道:“他在太子宫中对你不敬,不该罚么?”

    板子声不停,大概真的对皇子也没有手下留情,门外的人终于受不了哭叫道:“皇嫂!求您了!救救我吧!我错了,再也不敢了!太子妃娘娘,求您救救我!啊——”

    贺拂耽不忍。

    这个人的确对他出言不逊,但他已经也这人摔了大跟头,算是回敬过了。

    于是求情道:“父皇如今已经罚过,便放他回去吧。”

    “消气了?”

    “儿臣本也没生气。”

    帝王于是挥手,立刻有侍卫出现带着门外人离去,临走时还不忘在哭叫之人嘴里塞一块布堵住声音。

    殿中恢复宁静,有小太监上前通报臣子觐见。

    “宣。”

    进来的是一位紫袍三品官员,年纪老迈,短短几步走得颤颤巍巍。

    见到案边紫衣美人时他面露疑惑,看清面容后又难免惊艳。

    但等他分辨出那紫袍兜帽上明显是异族风格的花纹时,疑惑和惊艳就都变成惊惧。瞪着双眼,胡须颤抖,似乎下一秒就要一撩衣摆跪下磕头死谏。

    但终究没有。

    老臣子战战兢兢说了来意,得到帝王示意后又步履蹒跚地告退。走出门槛时唉声叹气,仿佛见到大厦将倾却不能挽回。

    如此几个臣子之后,贺拂耽也察觉出异常。

    他还不太了解人间皇宫,以为是话本戏文里后宫不得干政之类的规矩,便想回东宫去。

    告辞的话刚出口,就被帝王拦住。

    “阿拂莫非累了?去软榻上休息会儿吧。”

    “儿臣不是……”

    宫门敞开,两队宫人列队而入。

    一队人手中呈着各式各样的吃食,果脯、酥点、乳酪,应有尽有,都是他曾经在望舒宫中常常求师尊为他买回来的。

    另一队人手中则是各种玩具,有给大人玩的玉连环、双陆棋,也有给孩子的珐琅转盘和鬼工球。

    仿佛从这里开始,师尊的记忆才终于显现出错漏之处,百年时光纠缠交错在一起,余下的本能分不清小弟子如今究竟年岁几何。

    捧着托盘的宫娥跪了一地,诚惶诚恐地看着贺拂耽,似乎很怕手中东西都不合他心意。

    贺拂耽心中叹了口气,想要离开的话在舌尖绕了几圈,终究还是不再出口。

    他倚在榻边吃着小零食,目光落在玩具堆里波斯进贡的胡姬人偶时,稍稍来了兴致。

    那人偶内部置有机关,拉动背后丝线就可以做出斟茶、行礼,甚至舞剑的动作。不施法术竟也可以做到如此精细的地步,贺拂耽惊叹不已,不知不觉摆弄了好久。

    以至于午膳都是匆匆用过,就又回到软榻前,一心扑在神奇的机关术上。

    如此练一会儿字,玩一会儿人偶,一直待到暮鼓敲响,才惊觉已经天色已晚。

    钟磬声中,贺拂耽着急地出言告退。

    正担心帝王会不允,殿前人却轻易地放了行。

    回到东宫,刚进门,太子就要下床来迎他。

    久病初愈的人下床的动作还有些艰难,脚踩在地上时身形微晃。贺拂耽急忙走过去扶住他的手臂,怕他不小心摔倒。

    太子却顾不得自己,仔细看面前人神色,担心他因受辱而哭泣,更担心他被欺负了也强装无事。

    问话的声音也放得很轻,好像面前人脆弱得能被一口气吹散。

    “阿拂……父皇唤你前去,所为何事?可能告诉孤?”

    “父皇教我练字。”

    贺拂耽实话实说,“还请我吃东西。”

    他从大袖里取出人偶,很高兴地说:“父皇还把这个送给我了。这个可好玩了,我从前在望……从前家里师长严厉,不让我玩物丧志,还不曾玩过玩具呢。殿下可喜欢?我可以送给殿下。”

    “父皇他……不曾说些别的什么吗?”

    “父皇一直在处理朝政,没有多说什么。殿下是担心我御前失仪?”

    看着那双干净澄澈的眼睛,太子无法将心中担忧说出口,只得道:“只是好奇父皇为何让阿拂前往太极殿练字罢了。”

    贺拂耽想了想:“大概是怕我出生蛮夷之地,不通文墨礼数,所以想考校我吧。”

    闻言太子也轻笑一声。

    他心中还有对父亲的濡慕和信任,因此近乎自欺欺人地松懈一口气。

    “父皇的确极重文教……但愿如此吧。”

    晚膳时又喂过一次血药后,天便全黑了下来,贺拂耽回到寝宫休息。

    身后紧跟他的明公公刚进门,就“哐”一声砸上门板。

    然后信步上前,拉着太子妃的手将人按在座椅上,翻开袖口、掖下衣襟,面色冷凝,将裸露出来的皮肤一寸寸检查得很仔细。

    贺拂耽不明白他在做什么,也不打扰阻拦,只是笑道:

    “明河这样小心,难道觉得师尊会责打我吗?”

    一听这天真浪漫又光明磊落的话,独孤明河就知道东宫所言句句属实。

    那个失了忆的骆衡清竟然真的什么也没有做。

    他将翻乱的衣袍整理好,拢住其下光洁白皙的皮肤,又是庆幸,又是恨铁不成钢。

    “在你心里,他骆衡清无论对你做过什么,你也只当他是天下第一好。你什么也不知道,你个小傻蛟。”

    贺拂耽原以为帝王召他入太极殿,只是师尊在本能的影响下偶然间做出的决定。

    但接下来的几天里,天天都有召他伴驾的口谕传来。

    太极殿中吃喝玩乐的东西已经换了好几拨,每天都不重样。得知他在东宫里养了小狗小兔子,第二日太极殿里便也多出猫狗的嬉闹声。用以练习的佛经已经换了好几本,帝王政务忙碌,偶尔会停下来指点几句,或是在休息间隙与他下一局棋。

    但更多时候,他们各做各的,互不打扰,相安无事。

    到后来,连那些第一次见他时惊骇得恨不得晕倒的老臣们也对他的存在习以为常。

    甚至有些臣子会在与帝王论事结束后,顺便瞄一眼他案前的纸页,夸赞几句或是指点几句。

    还有胆大的臣子会在见到他因棋盘上的僵局而冥思苦想时,不动声色地示意他破局之法,为他作弊。

    每当这时,贺拂耽就觉得更像是回到从前了。

    从前在望舒宫中的时候便是这样,师尊和前来拜见的长老们议事,他就独自在一旁写课业。议完事后长老们也不会立即离开,总会稍微留一会儿,替师尊检查他的课业。

    长老们敬畏师尊,在师尊面前不敢对他很亲昵,可又总是忍不住对他好。有时候他跟在师尊身后去其他宫中办事,长老们就会衬师尊不注意,一边偷偷给他塞好吃的,一边捏他的脸。

    甚至龙椅上的这个师尊,比望舒宫中饮下九情缠后的师尊,还要更像贺拂耽记忆里的那个衡清君。

    威严、淡漠、寡言少语,但又比那个衡清君温柔很多。

    有时候明知他在偷懒不肯练字,也只当不知道,由着他去玩。

    但在处理政务的时候,两个衡清君无限重叠在一起。

    望舒宫中的衡清君一句话能叫魔物妖邪魂飞魄散,龙椅上的衡清君一句话能叫一个小国覆灭。

    杀伐果断,如出一辙。

    尤其是当贺拂耽问起为何要频繁征伐邻国时,帝王答:

    “以战止战,虽战可也。”

    很好,很杀戮道的回答。

    贺拂耽原本还奇怪为何帝王被师尊寄生后依然好战,这下却是明白了,因为师尊本就是以信奉杀止杀的人。

    贺拂耽心中叹气,帝王看出来他神色有异,并不觉得自己的回答有错,只以为是:

    “怎么,阿拂担心朕攻打钟离国么?”